更新日期 2025年1月1日
1. 概述
国家选择
时间选择
奇瑞作为国内出海企业的燃油车龙头,早在2001年出海销售。目前全公司一般的利润来自于海外市场。
2001年出海的时候,奇瑞集团在国内还没有盈利。
商业模式
奇瑞采用多品牌,多国家战略,用低成本在不断的用新的品牌寻找新的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奇瑞不断的进军高端价位市场,通过海外专属的高端品牌进入海外市场(Omoda,JAECOO)。
奇瑞在西班牙建厂为了在欧洲可以本地生产并且避免关税欧盟的关税。
2. 业务
销量占比
- 2001-2004年:探索期(低基数起步)
- 奇瑞开始尝试出口,主要面向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 销量极低,海外渠道和品牌认知度不足。
- 2005-2008年:快速增长期
- 海外市场扩张加速,进入俄罗斯、拉美等地区。
- 2007年奇瑞与伊朗合作建厂,推动销量跃升。
- 2008年海外销量占比首次突破30%(金融危机前高点)。
- 2009年:金融危机冲击
- 全球汽车需求萎缩,奇瑞主要出口市场(俄罗斯、中东)受经济衰退影响。
- 国内“4万亿”刺激政策拉动内需,海外占比短期下滑。
- 2010-2012年:恢复与调整
- 新兴市场复苏,奇瑞优化海外布局(如巴西建厂)。
- 2012年海外销量重回增长,但国内增速更快,占比未显著提升。
- 2013年:二次下滑原因
- 老车型乏力,新车未上量:海外仍依赖老旧车型(QQ/旗云),而新一代瑞虎(Tiggo)产能爬坡慢,未能及时填补缺口。
- 2014-2020年:稳步增长
- 重新聚焦东南亚、中东市场,推出瑞虎系列SUV适应全球趋势。
- 2019年海外占比回升至25%+,但国内仍是主力。
- 2021-2023年:疫情后爆发
- 供应链优势:全球芯片短缺时,奇瑞保障出口产能(尤其俄罗斯、南美)。
- 新能源试水:Omoda E5等电动车在东南亚、拉美初步渗透。
- 2023年海外销量占比或超40%(创历史新高)。
在售品牌
ㅤ | Jaecoo | Omoda | Tiggo瑞虎 | Arrizo艾瑞泽 |
土耳其 | 有 | 有 | 有 | ㅤ |
俄罗斯 | 有 | 有 | 有 | 有 |
巴西 | ㅤ | ㅤ | 有 | 有 |
沙特阿拉伯 | ㅤ | ㅤ | 有 | 有 |
墨西哥 | ㅤ | ㅤ | 有 | ㅤ |
智利 | ㅤ | ㅤ | 有 | ㅤ |
埃及 | ㅤ | ㅤ | 有 | 有 |
南非 | ㅤ | ㅤ | 有 | ㅤ |
马来西亚 | 有 | 有 | 有 | ㅤ |
印度尼西亚 | 有 | 有 | 有 | ㅤ |
澳大利亚 | ㅤ | 有 | 有 | ㅤ |
- 目前奇瑞在主要市场依然是以瑞虎Tiggo 中端家用SUV车型为主
- 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也会销售新高端品牌JAECOO
- OMODA和JAECOO一样是两个完全只在海外销售的高端品牌,分别在2022和2023成立
网络覆盖
马来西亚
海外工厂
- 2014年,奇瑞在巴西建立第一家海外汽车生产工厂,成为第一个在海外建厂出口的中国车企。
- 截至2023年,奇瑞已在全球海外建立了10个生产基地,包括俄罗斯图拉工厂、卡玛斯工厂和阿根廷、土耳其、乌克兰、伊朗、埃及、南非、印尼工厂等10大海外工厂,其中以巴西工厂为代表。
3. 品牌
谷歌搜索量
全球
俄罗斯
巴西
土耳其
沙特阿拉伯
阿根廷
德国
- 从谷歌搜索量来看比亚迪在全球热度高于奇瑞。但是奇瑞在一部分市场的搜索量明显高于比亚迪,说明奇瑞在这些市场的头部作用很强,已经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和销量。
官网访问量
国家 | 官网 |
土耳其 | |
俄罗斯 | |
巴西 | |
沙特阿拉伯 | |
墨西哥 | |
智利 | |
埃及 | |
南非 | |
马来西亚 | |
印度尼西亚 | |
澳大利亚 |
俄罗斯(每月180万次访问)
土耳其(每月130万次访问)
墨西哥(每月50万次访问)
印度尼西亚(每月20万次访问)
澳大利亚(每月15万次访问)
南非(每月12万次访问)
智利(每月7万次访问)
沙特阿拉伯(每月5万次访问)
埃及(每月2万次访问)
- 奇瑞的官网分别有自己的域名,不仅域名设计不同,官网内容不同,设计风格也不同。从官网的运营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奇瑞的全球化没有内部协同效应,虽然每个国家可以更好的本地化运营自己的内容,但是由于每个网站都需要独立运营,内部效率有望提升。特斯拉全球官网是一个更好的全球化官网的案例,所有国家公用一个设计页面,只是语言和内容不同,大大减少了内部运营成本。
领英粉丝量
详细表格
社媒链接
奇瑞
链接
平台
国家
粉丝数
- 大多数车企包括奇瑞在内都是每个国家单独运营一个社交媒体账户。长城汽车是少数没有本地领英账户的国家。
- 每个国家的领英粉丝数量基本和该国家的销量成为正比。
App下载量
安卓市场
- 奇瑞没有在谷歌商店和苹果商店上架正式的app。相反,有很多不明的第三方公司冒着奇瑞的名字在谷歌play上面发布。
- 与此同时,官方也没有在这方面打压举报第三方假冒的奇瑞app,而是基本忽视这方面的体验。这样做不仅损害了奇瑞在海外的品牌,也无法给消费者建立信用,更不用说好的消费者体验。
- 在数字化方面,新势力的品牌一般都有自己的海外版app,可以提供更多手机控制汽车相关的功能。
4. 团队
员工人数
印度尼西亚
巴西
阿尔及利亚
马来西亚
南非
孟加拉国
澳大利亚
阿联酋
阿塞拜疆
- 奇瑞在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的人数在2023年有明显的增速,说明当地业务在高速发展中
员工评价
奇瑞(2.7分)
- 评分:★★☆(2.7分)
- 特点:
- 评价数量较少,反映欧美市场存在感弱
- 评分显著低于行业平均(3.5分)
- 暗示内部管理体系和国际化人才战略需优化
高管变更
详细表格
奇瑞
Name
日期
国家
链接
- 与长城汽车不同,奇瑞在海外主要雇佣本地高管,而非国内高管外派到海外。这种管理模式可以让他们在海外更好的本土化运营,也许是海外成功的重要要素之一。
法人结构
德国
波兰
捷克
5. 总结
1. 高市场渗透率的"双刃剑"
奇瑞在俄罗斯、巴西、土耳其等燃油车主导市场拥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短期内仍可依靠燃油车优势抢占份额。然而,俄罗斯近期提高对华汽车关税,叠加卢布汇率波动,使得奇瑞在该市场的销量面临不确定性。若无法快速分散风险,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可能影响其全球扩张的稳定性。
2. 是否还要两条腿走路?
在国内市场,奇瑞的电动化进程明显落后于比亚迪和新势力品牌,短期内难以在纯电领域形成直接竞争。因此,奇瑞选择在燃油车的智能化(如全系自动驾驶技术)上加大投入,试图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但长期来看,若全球电动化是早晚的事,奇瑞是否仍能依靠“燃油+智能”路线维持护城河,仍是未知数。
3. 专门为海外定制的品牌是否会掀起浪潮?
奇瑞推出OMODA、JAECOO等专为海外市场打造的品牌,试图替代国内平行出口车型,提升品牌溢价。然而,这些新品牌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站稳脚跟,避免与奇瑞现有子品牌(如星途、捷途)形成内耗,仍需观察。若策略成功,可助力奇瑞从低价市场向中高端转型;若失败,则可能加剧资源分散问题。